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3月1日宣布,美國計劃對進口鋼鐵全面課征25%的關稅和對進口鋁材全面課征10%的關稅。值得指出的是,特朗普的這項聲明目前仍處于“口頭宣傳階段”,不僅離真正實施相差甚遠,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明確成型的書面計劃。特朗普當天承認,這項政策現在處于“撰寫階段”。按照法律,特朗普可以在90天內(鋼鐵4月11日,鋁4月19日)決定是否動用總統權力將此簽署為行政令。發表這項聲明前,特朗普曾在白宮召集由15名美國鋼鐵以及鋁業高管參加的會議。會后,特朗普表示,課征關稅后,鋼鐵業及鋁業將迎來好的事情,“我們將看到工作機會的增加”,“你們將看到產業的再次成長,這是我所要求的,你必須讓產業得到重新的成長”。分析認為,如果特朗普下周正式宣布對進口鋼材和鋁材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將是美國商務部建議的3個選項中最嚴厲的措施,商務部此前在報告中建議的關稅稅率為鋼材24%,鋁材7.7%,這也將成為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將“史上最強悍貿易保護策略”轉化為實際行動的例子。但該聲明遭到國會共和黨成員的一致批評,多位共和黨參議員表示,國會成員憤怒一是因為白宮突然做出這樣重要的聲明而國會卻事先毫不知情,另外國會非常擔憂美國重要的貿易伙伴會做出報復行動。包括制造業、農業和食品產業相關組織向特朗普聯合致信表示,如對鋼鐵和鋁產品征收重稅,將導致價格飆升、供給降低,并可能引來其他國家的報復。美國自由貿易農民協會發布報告稱,如特朗普政府對上述產品征稅,那么美國農產品肯定會在貿易報復中“躺槍”。“農業通常都會成為最大的目標,即使在與農產品無關的貿易糾紛中也是如此。”美國自由貿易農民協會在報告中總結了一系列美方同貿易伙伴的爭端,其中美國農產品普遍“躺槍”。譬如,在1995~2001年的墨西哥卡車貿易爭端中,美方關稅制裁導致墨西哥方面對美國數十種農產品征收10%~20%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