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財務省發布的《日本海關扣押知識產權侵權商品報告》顯示,2017年,日本海關扣押的知識產權侵權商品達到3.0627萬件,同比大幅增長18%;僅次于2014年,達到歷史第二高水平。在日本海關扣押的知識產權侵權類商品中,來自中國的商品所占比重達到92%。而且,扣押侵權商品并非通過集裝箱大量運輸,而是逐漸轉為通過郵寄等少量進口的方式。具體從商品類別來看,2017年,日本海關扣押的侵權商品以耳機等電子產品最多,其次是智能手機保護殼等附屬商品。從侵權商品的運送方式來看,一般貨物類侵權商品的數量同比下降了19%,而國際郵件所占比重達到92.5%。對此,日本財務省指出,侵權商品的運輸手段可能已經轉移,從傳統的用集裝箱大量運輸改為小宗郵件寄送。對于包含侵犯知識產權的商品,日本海關可以自主查扣。但有時很難分辨是否屬于假冒產品。日本財務省對此也表示,“如果假冒產品的受害者能夠提前向我們舉報,將會更容易發現(類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