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日美歐貿易部長會議本應就“對抗中國”這一共同主題加強團結,但因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啟動針對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限制措施,局勢變為“日歐對美”。配合2017年12月的世貿組織(WTO)部長級會議,日美歐貿易部長會議在日本的主導下首次召開,會議確認對華加強合作。然而,會議在特朗普發出限制進口信號后不久召開,緊張感無疑升級。日美歐會議后,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向媒體表示,“(關于美國的進口限制)已向萊特希澤切實表達了遺憾。”在此次會議召開前,媒體曾預測會議將討論如何處理成為問題源頭的中國的過剩產能,以及中國政府強制要求進駐的外國企業轉移技術等問題。但美國的進口限制措施令本次會議的焦點有所轉向,歐盟和日本的主要官員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會面,尋求獲得豁免,但未見明顯效果。報道指出,提倡本國優先的特朗普就任總統后,美歐關系很難說呈現良好狀態。在特朗普決定實施進口限制的3月8日,碰巧在智利的圣地亞哥舉行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簽署儀式。日本與歐盟的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已于2017年12月談妥,且最快于2018年夏簽署,力爭在2019年早些時候使主要部分生效。然而,針對此前美國特朗普表示“有條件重返TPP”一事,相關談判人士透露,“目前美國尚未進行具體接觸,反而給人倒退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