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彭博社經濟部的塔瑪拉·亨德森分析指出,在截至2017年的10年間,出口與匯率聯系最大的國家是印度,隨后是中國、馬來西亞和日本。過去10年間,印度出口與貨幣表現的關系最大,說明盧比走強會削弱印度的出口,而盧比走弱則會增加出口的吸引力。中國、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出口與貨幣也有較強的負相關性,相關度接近-0.6。過去10年間,亞洲出口與貨幣的平均相關度為-0.4。而新加坡則是例外——本國貨幣走強時,出口表現反而變得更好。亨德森分析稱,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地區)的出口與貨幣的關系解釋了2017年美元走弱時亞洲決策者為何要加緊采取措施。隨著2018年全球貿易風險因美國計劃對一系列進口產品征稅而有所加劇,保護出口行業競爭力的壓力將越來越大。亨德森指出,決策者可能會傾向于讓本國貨幣相較于貿易對手的貨幣保持競爭力。由于特朗普政府正在兌現其威脅要采取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2018年亞洲的出口前景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