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鑒于美國特朗普政府決定自7月啟動對華懲罰性關稅,中國政府6月16日宣布了對農產品等以同等規模征收高關稅的報復措施。此外,歐洲、加拿大和印度也反對美國的鋼鐵進口限制,計劃近期啟動對美國產品的報復性關稅,目前全球站在邁向開征高關稅的貿易戰爭的關鍵點。特朗普6月18日宣布,已向美國貿易管辦公室作出指示,圍繞中國的知識產權侵權制裁關稅,商討對相當于20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追加10%的關稅,世界經濟面臨明顯的下行風險。報道稱,此次中國方面的應對舉措周密而迅速。在美國宣布啟動加征關稅之后,中國商務部發布聲明表示,“將立即出臺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征稅措施”。隨后發布了合計500億美元的追加關稅方案。報道稱,中國4月發布過500億美元規模的制裁方案,但與4月方案相比,此次最大的改變是飛機被排除在外,加入了眾多農產品和能源。農產品的對象擴大在某種程度上在意料之中,但對原油和天然氣的追加關稅令人吃驚。因為對于原油和天然氣的凈進口國中國而言,有可能招致通貨膨脹。針對農產品和能源,由于特朗普政權要求中國擴大進口,中國在6月上旬的磋商中剛剛提出700億美元規模的進口擴大舉措。報道稱,農業和能源是在今年秋季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共和黨的重要票倉,中國瞄準了對特朗普政權打擊巨大的領域。面對中美寸步不讓的狀況,美國經濟界的擔憂也在加劇。尤其是成為報復對象的大豆農戶,認為“以食物為武器的貿易戰爭是數百萬美國農戶的主要擔憂”的聲音日趨加強。此外,由于已啟動的鋼鐵進口限制,美國國內鋼鐵價格比1月上漲40%。經合組織預測稱,如果美歐中關稅提高導致貿易成本提高10%,全球GDP將下降1.4%。而據美國商會的內部資料顯示,美國在美歐中的貿易戰爭中,將導致就業減少超過6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