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面臨的供應鏈挑戰開始浮出水面。關稅上升意味著成本上升,其他海外業務規模龐大的美國公司,都有可能在哈雷率先舉起白旗后,一個接一個地離開美國,一如挨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哈雷撤離的重要原因是,歐盟對摩托車征收25%的報復性關稅。哈雷在歐洲的銷量約占17%,而且隨著美國摩托車市場的銷售已經開始下跌,歐洲和亞洲的業務擴張越來越重要。與摩托車類似的被征稅商品還包括煙草、果汁、威士忌、服裝等。可口可樂、李維斯、荷美爾食品公司這些在海外已經有生產基地的公司,都有可能是下一個“投降者”。當然,這些公司除了逃離美國,還有另一個解決方案——美國最大制酒商Brown-Forman計劃將威士忌產品Jack Daaniels的歐洲售價提高10%。不僅是歐盟,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和印度都是美國重要的出口國。這些國家對美國加征關稅的報復性反擊措施,都有可能施壓美國公司。中國對自美進口的農產品加征關稅,美國泰森食品表示,公司每天都在面臨著不確定性。同樣地,墨西哥以針對奶制品的關稅來報復美國的鋼鋁關稅,這讓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和奶酪制造商痛苦不堪。如果哈雷成為“美國制造”撤離本土的開端,導致美國重新落入失業率上升的困境中,這不但與特朗普“制造業回流”的主張完全相悖,也是蓬勃發展的美國經濟最不希望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