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7月6日起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這只是美近期頻頻加征或考慮加征關稅的舉動之一,國際社會和企業界越來越擔心美國這種征稅行為嚴重干擾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流。在這340億美元產品清單中,有約200多億美元產品是在華外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其中美國企業占有相當比例。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分析顯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近2/3商品來自外資參股企業,這可能讓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舉措超出其打擊目標范圍。摩根士丹利警告稱,全球貿易可能因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受到嚴重破壞,因為2/3的貿易商品與全球價值鏈相關聯。巴西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羅尼·林斯表示,考慮到美國和中國經濟的輻射力,貿易戰將給全球貿易體系造成沖擊。從鋼鋁、汽車到其他各類商品,美國的保護主義大棒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憂心忡忡。汽車巨頭沃爾沃汽車公司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投產的工廠日前落成,但總裁漢肯·塞繆爾森卻擔心愈演愈烈的國際貿易摩擦會讓新工廠效益難以達到預期,因為新工廠從生產到銷售環節若要維持較低成本,都依賴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環境,但開放的貿易體系在當下遭遇挑戰,企業賴以生存的全球供應鏈遭到破壞。美國關稅影響甚至波及到了樂器和牛奶行業。美國知名樂器制造商穆格日前在致客戶的郵件中稱,特朗普政府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將“立即大幅增加樂器制造成本”,公司極有可能被迫裁員,甚至不得不將部分生產轉移到海外。全球化的供應鏈能讓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全球經濟復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球供應鏈的可靠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曾發出警告:美國的關稅舉措可能會激起來自貿易伙伴的一連串報復措施,可能中斷全球和區域供應鏈,對一系列國家和美國跨國企業造成破壞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