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引發的一系列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美國業界對其為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的擔憂與日俱增。制造業面臨成本上漲。英國《金融時報》稱,供應管理協會和IHS Markit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5月,美國制造業生產一直保持健康增長,增長率達1.9%。美國俄亥俄州的挖掘機制造商葛拉道爾工業公司表示,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的18個月,美國經濟整體向好,但他們最擔心關稅將終結這一切。該公司一款進口自中國的模具受到加征關稅的影響,但無法從美國生產商處找到替代品,更高的成本將使公司喪失競爭優勢。特別令人擔心的是,美國政府的立場總是戲劇性地更改,而且事前沒有任何預警。芯片行業認為“美國公司的損失將超過中國”。貿易摩擦升溫令美國芯片行業同樣感到焦慮。《金融時報》稱,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會影響價值2.5億美元的芯片,英特爾、高通等企業將蒙受損失。美國半導體企業擔心與中國緊密的貿易聯系被打斷,“美國在試圖保護本國科技產業的關鍵部分時瞄錯了靶子。”統計數據顯示,英特爾、高通和美光的芯片對華銷售額都已突破100億美元,其中高通65%的芯片產品銷售額由中國市場貢獻,美光和博通的芯片產品則有一半左右銷往中國。7月3日,中國一家法院發布初步禁令,禁止總部位于美國愛達荷州的美光科技在中國銷售其生產的部分產品。美光科技的存儲芯片用于許多智能手機、電腦和其他設備。農產商難當“愛國者”。同樣承受壓力的還有美國的豬肉商。在美國,農場飼養的豬肉1/4銷往國外,但中美貿易摩擦正在增加行業不確定性。中國計劃向美國進口豬肉征收25%關稅,作為對特朗普關稅措施的報復。荷蘭合作銀行的數據顯示,加上以往的進口稅,美國運往中國的肉類產品將被征收高達71%的進口稅。中國對美國豬肉所征收的高關稅相當于每頭豬收18美元左右,總額將超過20億美元。美國全國豬肉生產者委員會數據顯示,美國全國豬肉行業約有55萬個崗位,其中11萬個與出口直接相關。(來源:機工智庫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