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新聞社報道,隨著威脅經濟增長的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原油價格出現了兩年來最嚴重的暴跌。由于從加拿大到波斯灣的部分實際和預期供應中斷,布倫特原油價格突破79美元/桶,美國基準油價升至75美元/桶以上。沙特已經承諾增加產量,以幫助彌補其他幾個主要產油國的供應不足。與此同時,利比亞東部油港即將恢復石油出口,加大了油價下行壓力。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價格下跌3.73美元,收于70.38美元/桶,降幅創2017年6月以來最大。位于倫敦的歐洲期貨交易所9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5.46美元,收于73.4美元/桶。根據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局的最新預測,2019年美國的石油日產量將增至1180萬桶。如果預測正確,這將使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產油國。美國能源生產過去10年左右經歷了一場由水力壓裂技術和水平鉆井技術引領的革命。這些創新再加上蘇聯解體,幫助美國縮小了產量差距。美國政府數據顯示,2017年,俄羅斯石油日產量超過1030萬桶,沙特略低于1000萬桶,美國則不足940萬桶。美國能源信息局預測,2018年全年美國日均石油產量為1080萬桶,2019年為1180萬桶。要指出的是,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將顯著改變世界石油供需格局,甚至會重構全球石油市場版圖,將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1)由于供應者增多,沙特和俄羅斯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將會下降;(2)作為重要的石油供應國、輸出國和消費國,美國對油價上升的接受度將增強,美國和俄羅斯對油價上漲將形成共同點;(3)波斯灣地區的地緣政治意義將會下降;(4)中國將會加大從美國進口石油,不過,國際貿易戰帶來的關稅戰,將會對中美石油貿易產生影響。(機工智庫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