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燕生日前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稱,當前,可能導致國際貿易失序的復雜因素交織,增大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一方面,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形成三種聲音或力量,正左右著國際貿易秩序的走向。僅從年初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看,法德等國致力于推進基于傳統規則的自由貿易秩序,美國總統特朗普倡導基于對等開放的公平貿易秩序,我國則大力推動基于開放包容的自由貿易秩序。另一方面,主要發達國家正以多種方式推動新議題和新規則的設定,謀求為未來國際貿易秩序變革建章立制。同時,G20、“金磚+”合作機制等也在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文章稱,這些不同主張,深刻反映了現有國際貿易秩序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世界經濟領域三大突出矛盾,即增長動能不足、經濟治理滯后以及發展失衡等,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原因在于現有國際貿易秩序缺乏效率和公平,表現為發達國家內部的分配不公平、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發展不平衡以及國際宏觀經濟政策的不協調。文章稱,在不平衡、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的形勢下,全球經濟將更加無所適從。美國執意挑動的全球貿易戰很可能會阻斷全球經濟增長勢頭,給全球貿易的前景蒙上陰影。比如,近年勢頭較好的全球制造業,尤其是高技術和中高技術制造業的增長,將會因此喪失發展勢頭。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個產業鏈條的各環節和工序往往分散在不同國家。這樣的全球供應鏈體系遭遇貿易戰和產業戰,很可能造成全球產業鏈的失序,混亂的經濟貿易和產業秩序或將導致衰退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