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式公布16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清單,并將于8月23日起征收25%的關稅。針對此次征稅行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于7月24~25日舉行了聽證會。聽證會上,眾多美國企業抱怨征稅會帶來損失,但最終美國政府并未采納公眾意見,仍然實施了征稅措施。據聽證會的記錄顯示,美國301審查委員會廣泛聽取了82位各行業協會會長、企業創始人、CEO等的發言,征求對16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清單的意見。結果76人反對,僅6人贊同,有些企業代表擔心加征關稅威脅到自家企業發展,還有失業風險,發言近乎懇求。但大多數人的反對并沒有改變結果。只是為了體現聽證會的“民意”,美國政府將征稅商品項數從284項減少到了279項。從82位企業界的發言實錄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必然會對美國經濟發展造成影響,這已是共識。美國汽車和零部件制造商協會(MEMA)表示,MEMA的中國供應商提供了制造業領域最多的工作崗位,直接影響50個州的超過87.1萬個工作崗位。301條款中相關內容,將使企業的生產成本“不成比例”地提高,為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甚至使中小企業直接破產。全球最大的便攜式太陽能設備制造商Goal Zero直言,無法在美國找到合適的原材料供應商,因為一些定制化的配件只有中國一些小企業愿意對原材料進行深加工。生產住宅和商業草坪及園林綠化設備的Brinly-Hardy公司雖然有179年歷史,但這次加征關稅讓他們的成本至少增加了25%。與中國一樣,很多美國企業同樣深度融入世界分工體系,他們享受著來自中國制造的紅利,受益于全球貿易體系,他們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不公平貿易”的指責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