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6月,中國(內地)所持美國國債規模環比減少44億美元,降至1.18萬億美元,仍穩坐美債最大海外持有地區席位。3月,中國(內地)的美債持倉曾創5個月新高,4月有所回落,5月重新增持美債12億美元,持倉規模曾創今年僅次于3月的年內第二高。TIC報告顯示,日本持有美債規模保持全球第二位,但6月環比減持184億美元,降至1.03萬億美元,為6年新低。從歷史數據來看,今年3月、4月和6月日本均減持美債超過100億美元,6月數據打破了4月創下的2011年10月以來最低。6月TIC報告的最大亮點在于新興市場經濟體。土耳其繼俄羅斯之后不再是美債的主要持有國,俄羅斯5月和6月都不再是美債主要持有國。而巴西超越愛爾蘭成為第三大美債持有國,總額為創紀錄新高的3000億美元。TIC定義的“美債主要持有者”最低門檻為300億美元。5月,土耳其持有美債排名第31位,總額為326億美元,這代表土耳其6月減持至少26億美元或8%。1月,土耳其持有美債496億美元,代表今年上半年的減持比例至少為196億美元或40%。俄羅斯1月曾持有美債1267億美元,到5月不再是主要持有者,今年前5個月的減持比例至少為967億美元或76.3%。彭博社指出,土耳其退出主要持有者表單,背景是與俄羅斯一道遭遇了趨嚴的美國經濟制裁和貿易懲罰措施。外匯市場媒體DailyFx.com分析指出,TIC國際資本凈流入顯著,且尚未形成明顯的持續流出趨勢,代表海外投資者對美國資產需求保持強勁。但作為美債持有最大的國家,中國和日本已開始減持,可能對未來美元走勢構成負面情緒。TIC分析稱,全球貿易摩擦加劇或與中、日持續并成規模化減持美債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