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把貿易順差變成了一個敏感問題。根據德國IFO經濟研究所預測,鑒于出口強勢,2018年,德國外貿盈余將是2650億歐元(1歐元約合1.142美元),連續第3年獲得全球最大外貿盈余。日本將以較大差距位居第二,外貿盈余為2000億美元。荷蘭排名第三,盈余1100億美元。美國將再度成為外貿逆差最大的國家,額度近4200億美元。這一數字在政治上頗具敏感性。因為,特朗普一再指責德國以美國經濟為代價獲取巨額外貿順差,并威脅要對德國汽車出口產品征稅。相關的批評也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委會。歐委會認為,一國外貿順差額占GDP的比重超過6%,就可能危及穩定。而德國經濟界認為,巨額順差本身并不是問題的核心,只能表明德國企業的效率及產品具有吸引力,并且德國將外貿盈余用在了對外直接投資上,增加了全球的就業。近年,德國投資海外,僅對中國就增加了當地100萬個就業崗位,對美國投資增加了超過85萬個新增就業。據預測,目前與美國面臨貿易戰的出口大國中國將在2018年跌出貿易順差國家前三。中國之所以不能名列前三,研究人員認為,這同中國2018年上半年在商品交易中順差明顯降低有關。中國進口強勢增長,而出口相對弱化,尤其對美國和歐洲的出口明顯下降,境外投資增量也有所減少。依據美歐和中美歐的貿易與投資趨勢可以預測,未來全球市場競爭將仍在美歐中展開,中美的市場競爭排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