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經合組織(OECD)發布報告稱,經季節調整后,2018年二季度,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出口下滑0.6%至3.74萬億美元,進口則下滑0.9%至3.79萬億美元。具體來看,出口萎縮最嚴重的國家為阿根廷,跌幅為19.9%;巴西緊隨其后,出口額下跌9%;排名第三的英國下跌6.9%。此外,中國和歐盟的出口分別下滑2.8%和1.9%。二季度,沙特是G20成員中出口增幅最大的國家,達到9.7%;印度以5.7%排名第二,美國和加拿大出口增幅均為4.4%。進口方面,除印度、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印度尼西亞之外,其他G20成員國均出現下滑。其中,土耳其降幅最大,達到9.4%,巴西為6.5%。報告指出,國際商品貿易普遍萎縮,部分原因是二季度很多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匯率出現大幅貶值。其中,阿根廷比索下跌18%,土耳其里拉下跌15%,巴西雷亞爾下跌11%。不過,OECD指出,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油價上漲所抵消。由此可以判斷,最終原因還是由全球貿易摩擦導致的貿易量下降。牛津經濟咨詢社的亞當·斯萊特估計,全球貿易目前的年增長率約為3%,但到今年年底可能會減緩至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