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日兩國政府在北京召開關于在第三國開展經濟合作的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工作機制第一次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預定于10月下旬訪華,此次會議是為屆時提出具體的合作項目做準備。日方提出了顧及對方國家的財政健全性和確保透明性等4個條件。安倍晉三和中國總理李克強5月舉行會談時就設置該機制達成協議。中方擔任團長的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會議表示,中日經濟互補性強,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不僅有利于各自經濟發展。日方團長、首相助理和泉洋人也表示,“(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有益于日中經濟合作的擴大和對象國家的發展”。兩國相關部門和經濟團體的約100人進行了4個小時的討論。目前,中日兩國正在改善關系,把在第三國開展經濟合作視為助推器,并計劃在安倍訪華時,舉行包括兩國民營企業在內、約1000人規模的“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簽署有關基礎設施建設等數十項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在泰國建設鐵路、中歐鐵路運輸領域的物流合作以及由政府金融機構出資等。在會議上,日方提出政府推動的案件必須滿足(1)顧及對方國家的財政健全性;(2)開放性;(3)透明性;(4)經濟合理性這4個條件。錢克明還在會議上強調,中日合作有益于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呼吁日本在應對特朗普總統發起的貿易戰方面與中國統一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