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0月對500多名經濟學家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受調查的44個經濟體中有18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預測出現下調,其中23個未變,僅3個經濟體略微上調。但2018年初,受訪者對全球經濟增長強勁的樂觀態度幾乎是一致的。雖然自2018年1月以來路透社的民意調查一直強調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風險,但最新的調查表明,在接受調查的44個經濟體中,約有70%的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已達頂峰。匯豐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珍妮特·亨利指出,全球經濟的增長動力太過單一,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都在放緩甚至停滯不前。另外,美聯儲提高利率以防止美國經濟過熱,令金融條件緊縮和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國家在貨幣政策上有所限制。最近的增長預期轉變體現在金融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貨幣遭大幅拋售之后,而這主要是受貿易戰的影響。近150位經濟學家中的大多數表示,下一次全球經濟衰退的兩大觸發因素是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以及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和政府債券發行過多導致貨幣政策收緊。豐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Jean-Franois Perrault表示,全球經濟前景的主要下行風險仍然是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關稅政策重新平衡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貿易戰不斷升級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否認的: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資金投入成本增加、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利率可能上升,這些因素可能會從全球蔓延開來。雖然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保持強勁,維持7月預測的3.8%,但經濟學家一致認為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為3.6%,將是自2017年7月以來首次下調,同時低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公布的3.7%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