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發生激烈貿易戰的背景下,1月14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全球貿易額上升,創歷史新高。然而,路透社報道稱,盡管中國2018年外貿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30萬億元人民幣,再創新高,但2018年12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創兩年來最大降幅,表明搶出口效應已經基本消失。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或得到驗證,疊加中美貿易沖突的長期性特征,意味著2019年中國外貿形勢不容樂觀。報道稱,2018年12月中國進口同比創近兩年半最大降幅,固然有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因素,但也進一步確認國內需求疲弱、經濟下行壓力日益增大的現實。在進出口雙弱格局下,國內穩增長政策加速發力。中原銀行經濟學家王軍表示,“12月數據惡化顯示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放緩已初步得到驗證,搶出口因素基本消失,2019年一季度外貿走勢不容樂觀,可能是全年最糟糕的一個季度?!遍L江證券宏觀分析師趙偉表示,“外需走弱對貿易鏈條的影響會在2019年加速體現。其中,美國經濟見頂的跡象已經顯現;非美經濟體的景氣領先指標2018年初以來已經持續、加速回落?!?/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