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談判代表正在尋求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與傳統貿易協定相比,可能與制裁監督機制有更多共性。了解中美貿易磋商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提出對中國承諾的貿易改革的進展進行定期評估的要求,以此作為貿易協議的一個條件,如果認為中國違反了該協議,可能會再度訴諸關稅行動。這項評估要求可能是使得美中貿易協議有別于全球各地的典型貿易協議的一個關鍵方面,部分原因是兩國政府之間存在很深的不信任感。傳統的自由貿易協議旨在降低簽約國之間的貿易壁壘。通常來說,此類協議中不包括特定的商品購買內容。這些貿易協議得以達成的前提,是假設各方將遵守協議條款,而且自貿區內的貿易和出口機會都將增加。特朗普政府向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試圖以此迫使中國改變在貿易、補貼和知識產權問題上的做法;美國過去也曾對外國實體實施金融制裁、以迫使其所屬國政府改變做法或政策。二者十分相似。這種制裁措施通常只會在美國財政部認可已獲得想要的改變后才會取消。
美國談判代表正在尋求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與傳統貿易協定相比,可能與制裁監督機制有更多共性。了解中美貿易磋商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提出對中國承諾的貿易改革的進展進行定期評估的要求,以此作為貿易協議的一個條件,如果認為中國違反了該協議,可能會再度訴諸關稅行動。這項評估要求可能是使得美中貿易協議有別于全球各地的典型貿易協議的一個關鍵方面,部分原因是兩國政府之間存在很深的不信任感。傳統的自由貿易協議旨在降低簽約國之間的貿易壁壘。通常來說,此類協議中不包括特定的商品購買內容。這些貿易協議得以達成的前提,是假設各方將遵守協議條款,而且自貿區內的貿易和出口機會都將增加。特朗普政府向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試圖以此迫使中國改變在貿易、補貼和知識產權問題上的做法;美國過去也曾對外國實體實施金融制裁、以迫使其所屬國政府改變做法或政策。二者十分相似。這種制裁措施通常只會在美國財政部認可已獲得想要的改變后才會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