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赤字創下新高,美國商務部3月6日公布的最新貿易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貿易逆差達6210億美元,打破2008年12月創下的紀錄。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貿易赤字增加超過1000億美元。德國媒體稱,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中國等國家挑起貿易爭端,但特朗普的貿易戰略并沒有取得成功。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的貿易逆差又擴大了1000多億美元。這也說明打貿易戰并不會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美國的問題不是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出口,而在于美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和出口政策,深層問題則是美國經濟政策。”數據顯示,在商品貿易方面,2018年美國的全球貿易逆差從2017年的8075億美元飆升至8912億美元。服務貿易順差持續上升,達創紀錄的2702億美元。受石化和飛機發動機的出口增長提振,美國2018年出口增長6.3%,至2.5萬億美元。進口增長7.5%,至3.12萬億美元。2018年12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387億美元,位列榜首,歐盟以158億美元排名第二,墨西哥以88億美元位列第三。特朗普認為貿易逆差是“判斷一個國家贏輸的主要標準”,但在經濟學家眼里,這并不能客觀反映經濟健康狀況。對于貿易赤字異常敏感的美國政府威脅要對從中國到歐盟的貿易伙伴加征關稅。特朗普在當地時間3月4日表示,他計劃終止印度的“普遍優惠關稅制”待遇,不再為部分印度出口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原因是印度沒有做出向美國提供進入其市場的公平與合理保證。德國新聞電視臺指出,美國在貿易上并不分“盟友”與“非盟友”。對此,印度商務部出具的聲明指出,加權后的印度關稅平均稅率為7.6%,大大低于世貿組織(WTO)規定的上限。印度和美國的雙邊貿易額從2016至2017年度的645億美元提升到2017到2018年間的745億美元。針對美印貿易逆差,印度商務部指出,2017年至2018年間印度大幅增加美國能源進口,大大降低美國對印度貿易的赤字問題。2018年,由于印度能源和民用飛機進口增加,美國對印度貿易赤字或可減少超過40億美元。在向印度發難的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也宣布,土耳其不再有資格被列為美國普惠制下的受惠發展中國家。土耳其貿易部長佩克詹對這一舉動表示遺憾。佩克詹3月5日在推特上稱,美國和土耳其已經設定了“750億美元貿易額的目標”。美國現在的決定“將對中小企業和美國生產商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