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長培瑞(Rick Perry)3月11日表示,包括液化天然氣(LNG)在內的美國化石燃料出口迅速擴大,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起到了杠桿作用。“這是綜合因素的一部分,可能不是驅動因素,但它始終是矩陣的一部分。”培瑞表示,“美國現在有能力在貿易談判中以非常積極的方式利用這一點。”他說,美國在可再生能源和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方面的技術也是華盛頓可以利用的手段之一。美國是世界上液化天然氣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而中國是液化天然氣進口增長最快的國家。天然氣燃燒時產生的有害污染和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要少得多。雖然美國液化天然氣業務正在蓬勃發展,但其出口由私營企業控制。培瑞沒有解釋如何使用杠桿,但如果中國或其他主要買家對美國石油或液化天然氣出口或能源技術征收關稅,特朗普政府可以延長關稅或采取其他措施。消息人士本月透露,中國石化計劃一旦中美貿易爭端結束,將與Cheniere Energy(LNG.A)簽署一項為期20年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這筆交易可能價值約160億美元。不過,貿易戰導致美國去年對中國的液化天然氣出貨量較上年下降20%。由于冬季氣候溫和,供暖需求疲軟,也導致出口量出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