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歐洲主要領導人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他們希望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系更加公平,暗示如果“一帶一路”項目意味著可以獲得更多的中國市場準入,他們愿意參與這一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歐盟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區,認為中國的經濟開放步伐緩慢。法國總統馬克龍尋求建立歐盟共同陣線,來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他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前往巴黎一起與習近平會談。默克爾在會談后表示,“作為歐洲人,我們希望(在一帶一路項目中)發揮積極作用,”“這必須帶來一定的互惠,我們仍在這一點上有一些爭論。”容克下月將在布魯塞爾主持召開歐盟-中國峰會,他強調歐盟希望打造更好的貿易互惠關系,以便“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享有的準入程度,能夠與中國企業在歐洲享有的一樣。”法國表示,任何絲綢之路模式的合作必須是雙向的。馬克龍本周主持簽署了與中國之間的數百億美元經貿合同。在意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西方國家之后,歐洲采取共同立場應對中國發展勢頭的想法變得愈發難以實現。意大利和中國交好令意大利的歐洲盟友感到擔憂,他們認為,允許中資企業收購港口等歐盟的基礎設施是戰略錯誤。歐盟希望收緊中國企業準入條件的一個跡象是,歐盟將引入一種機制來篩選外國投資,尤其是影響戰略性基礎建設或科技的投資。歐盟還敦促成員國領導人支持其限制外資參與歐盟公共采購市場的計劃。馬克龍表示,競爭與合作是自然的,但歐洲和中國應當通過深化合作來加強多邊主義。“我們必須...加快中歐推進世界貿易組織現代化的工作進程,以更好地應對透明度、產能過剩、國家補貼和爭端解決等問題。”習近平尋求令歐洲各國放心,稱雙方應當“增加正能量”。習近平稱,“合作大于競爭”,應該減少相互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