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全球化是美國經濟危機的核心。當前,全球游戲規則顯然是支持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并犧牲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這些貿易協定是不公平的,對美國和歐洲有利,對發展中國家不利。在20世紀末的全球化貿易談判中,發達國家幾乎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并不顧發展中國家的反對,保護了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并由此加大了與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的差距;發達國家成功地迫使許多國家開放其金融市場,甚至接受一些高風險的衍生品和其他金融產品,而這些產品在發達國家自己的金融“崩潰”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在全球化過程中,美國工人一直處于不利地位,全球化部分造成了低技能工人工資的下降,一方面,美國政府應該更多地去幫助那些受到全球化傷害的工人;另一方面,由于美國工人不得不與發展中國家的工人競爭,而跨國企業更“喜歡”工人工資被壓低,獲取更大的利潤,在利潤的再分配上,美國政府做得遠遠不夠。美國應該主導建立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管理體系,而不是反全球化。而實際上,特朗普政府回歸到了“叢林法則”:當兩國(中美、美歐、美日)之間發生貿易爭端時,兩國會“決一死戰”,實力更強的國家獲勝。特朗普錯誤地認為美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強大,能贏得所有戰爭的勝利,也能建立一個對美國利益“唯命是從”的國際貿易體制。斯蒂格利茨提出,世界經濟和貿易的發展,需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制定更好、更公平的國際規則,在此過程中,美國最需要更好地管理全球化和技術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