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19年的《通商白皮書》草案中對全球日益加劇的貿易保護主義表示嚴重擔憂。草案援引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推算稱,主要國家新采取的提高關稅等進口限制措施所涉及的貿易額在2018年5~10月達到約4810億美元,和之前相比增至約6倍,強調要有危機意識。草案還指出,中美對立有可能使第三國的貿易和產業出現混亂。計劃在7月交由內閣會議的《通商白皮書》披露了框架草案。其中關于現狀強調稱,“保護主義加劇,多邊貿易體制有可能陷入功能不健全”?;赪TO的報告指出,貿易限制措施的數量在逐年上升。尤其是二十國集團(G20)作為進口限制對象的貿易額,在2017年10月~2018年5月約為740億美元,2018年5~10月達到約4810億美元,增至約6倍。似乎是美國對鋼鐵進口加征25%的關稅產生了很大影響。保護國內產業不受傾銷損害的反傾銷關稅數量近年也呈上升趨勢。貿易限制措施的擴大拉低全球整體的經濟增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推算顯示,如果中美歐的貿易成本因關稅負擔增加等而上升10%,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被拉低1.4%。草案的框架草案強調貿易限制也會反過來給發動國造成打擊,呼吁各國克制發動限制的行為。草案還指出中美兩國啟動加征關稅“波及到第三國,有可能使市場扭曲”。草案舉例表示,由于美國對進口鋼鐵加征25%的關稅,失去出口市場的土耳其和俄羅斯等國的鋼鐵產品流入到歐盟市場。鑒于此,歐盟啟動了緊急進口限制。另外,作為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中國對美國產大豆加征關稅,改為從巴西進口,巴西國內的庫存量因大量訂單而大幅減少。眼下中國的大豆進口量總體上出現下降,有分析稱,“對于中國來說,此次的措施有可能難以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