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投資人縮減對多數亞洲貨幣的空頭押注,市場冒險意愿回升,此前美國和中國同意恢復貿易談判。全球前兩大經濟體重啟對話受到各地市場一致歡迎,多數亞洲貨幣的空頭押注也退回到接近5月貿易談判降溫前的水準。中美兩國沉重的關稅行動已經在過去一年打擊全球經濟。調查15位受訪者的結果顯示,人民幣的空頭押注減少超過一半。盡管中國經濟不斷受到與美國間的貿易戰沖擊,但市場仍舊樂觀認為這場沖突畫下句點之后,中國經濟成長將會再展雄風。
最近來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官員的鴿派講話,也促使流入亞幣的資金增加,因投資者押注美聯儲將在今年的某個時候啟動政策寬松。市場轉而做多印度盧比INR=IN和菲律賓披索PHP=,并解除多數印尼盧比IDR=ID空倉。這些貨幣還料將得益于油價下滑,因這些國家需通過進口來滿足大部分石油需求。對泰銖的THB=TH看多押注增加了逾一倍,達到2月底以來最高水平。有傳聞稱中國制造產業轉移至泰國,促使泰國資產吸引的投資增加。外界認為該國央行與地區其他央行相比在鴿派立場上稍遜一些。泰國相對強勁的經濟基本面提振了泰銖,不過該國龐大的經常帳盈余預計將萎縮。瑞穗銀行資深分析師Vishnu Varathan表示,亞幣當前的強勢可能持續2~3個月,不過他警告有一些因素打擊信心。Varathan并稱,特朗普要削減貿易逆差的措辭理論上暗示美元走軟,但他有關中國和歐元區操縱貨幣的言論,如果被解讀為對抗和攻擊性的立場,可能造成亞幣受到驚嚇下跌。這項調查集中于亞洲新興市場九種貨幣的當前倉位情況,它們是人民幣、韓國韓元 、新加坡坡元、印尼盧比、臺幣、印度盧比、菲律賓 披索、馬來西亞馬幣和泰國泰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