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華盛頓郵報》刊發題為《中國對湯加的慷慨援助威脅著這個太平洋國家未來》的文章,認為中國投資將把湯加帶入債務困境,而這正引發西方國家的警覺與制衡。不過,這種說法甚至連很多西方人都無法說服:一位名叫格雷姆·史密斯的投資專家表示,讓湯加陷入債務問題的不是中國,而是湯加自身金融管理的不健全。《華盛頓郵報》援引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的一項分析稱,自2011年以來,中國已向南太平洋注入約15億美元的援助和低息貸款,僅次于澳大利亞。如果算上未來要實現的承諾,這個數字將上升到60億美元以上。報道認為,中國增加在湯加和其他南太國家注資的原因或是由于湯加通往西方的地理位置:“幾十年來,南太平洋一直被認為是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沉睡的后院。但現在隨著中國施加的影響越來越大,該國的西方盟友正在做出回應。”報道援引專家的話表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該地區還從未有過如此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文章舉例稱,在去年颶風摧毀湯加頗有歷史年頭的議會大廈后,該國政府首先建議中國參與重建,隨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介入,并考慮聯合資助這一項目。在同屬南太地區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正在重建一個海軍基地,而新西蘭則宣布將在未來4年內額外支出5億美元用于海外援助,其中大部分將用于南太平洋國家。“中國在湯加只有善意,沒有隱藏議題”,中國駐湯加大使王保東這樣回應上述疑慮。《華盛頓郵報》援引王保東的話說,一些西方人過于敏感,這完全沒必要,事實上,中國是唯一愿意在湯加需要幫助時向其伸出援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