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四大投行之一的摩根士丹利9月4日發布報告預測,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到2030年可能會有3萬億美元的組合投資資金流入中國,令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資產中的比重從目前的2%,升至5%到10%之間,超過日元和英鎊,成為僅次于美元、歐元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報告稱,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面對多極化的世界,中國政府加強了對外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考慮到中國市場較其他地區的潛在回報率更高,海外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隨著前所未有的成熟市場財政和貨幣刺激,以及美聯儲較以往復蘇更為溫和的路徑,我們認為,北京預計在疫情后的超低利率環境下,全球對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可能會增加。”報告預測,到2021年底,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將從現在的6.85升至6.6。而未來10年組合投資資金的重要性將超過外國直接投資(FDI),將有3萬億美元的組合投資資金流入中國。“我們預期2020年,私人部門及外匯儲備管理機構將連續第三年為中國市場帶來超過1500億美元的組合投資流入,凸顯了正在發生的轉變。預計2021年至2030年的年均投資額在2000億到3000億美元左右。其中流入A股和政府債券的金額分別為超過1000億美元、800億至1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