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日前印發《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基礎材料、關鍵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顯示器件、關鍵軟件等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動創新疫苗、體外診斷與檢測試劑、抗體藥物等產業重大工程和項目落實落地。在材料產業方面,《意見》提出,加快新材料產業強弱項。圍繞保障大飛機、微電子制造、深海采礦等重點領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在光刻膠、高純靶材、高溫合金、高性能纖維材料、高強高導耐熱材料、耐腐蝕材料、大尺寸硅片、電子封裝材料等領域實現突破。實施新材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升稀土、釩鈦、鎢鉬、鋰、銣銫、石墨等特色資源在開采、冶煉、深加工等環節的技術水平,加快拓展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在光電子、航空裝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應用。《意見》還提出,聚焦新能源裝備制造“卡脖子”問題,加快主軸承、IGBT、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加快突破風光水儲互補、先進燃料電池、高效儲能與海洋能發電等新能源電力技術瓶頸,建設智能電網、微電網、分布式能源、新型儲能、制氫加氫設施、燃料電池系統等基礎設施網絡。提升先進燃煤發電、核能、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等基礎設施網絡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此外,將加大5G建設投資,加快5G商用發展步伐,將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優先向基站建設開放,研究推動將5G基站納入商業樓宇、居民住宅建設規范。要指出的是,在美國推動對中國技術封鎖和全面脫鉤的背景下,《意見》內容具有兩個意義:第一,這是一張中國科技產業和技術領域的“薄弱點清單”;第二,這也是一張美國今后繼續對中國在技術上卡脖子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