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期以來,日本的對華產業鏈政策受到了中國各方面的高度關注。特別是今年3月份日本政府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舉措中,提到要為日企調整在華產業鏈提供補貼,更是引起了中國方面的憂慮。在截至7月已經結束的兩輪申請中,已有超過1700家企業總計申請了價值1.76萬億日元(約合168億美元)的補貼。對此有專家指出,這是過去日本對華實施的“中國+1”戰略的繼續和升級。所謂“中國+1”戰略,是指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投資布局,還需在中國之外選擇一個投資場所,以避免過度依賴中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所長堂之上武夫也強調,所謂的“1700家企業”,并非僅指從中國搬離的日企,“日本政府出臺的政策,并不僅僅針對撤出的問題,還涵蓋日資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或者在日本重建生產基地的情況,這些企業都是政府提供補貼的對象。”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認為中國具有投資潛力的日本制造業企業中,60.8%的企業認為有潛力的理由在于中國現有的市場規模,56.3%的企業看好未來中國市場的成長性。同時隨著中國服務業的發展,日本企業在餐飲娛樂、物流運輸、連鎖超市、旅游住宿等服務業領域,正在不斷開拓中國業務。從這方面看,因為一部分供應鏈不再通過國家間的貿易完成,未來中日雙邊貿易有可能會減少,但是中日之間的經濟聯系并不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