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南亞多國疫情形勢企穩,國內生產和需求加速恢復,地區經濟顯露持續向好跡象。國際知名信息服務公司IHS MARKIT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東盟國家制造業PMI從7月的46.5上升至49,已連續第4個月上升。其中,緬甸制造業PMI從7月的51.7上升至53.2,達15個月來的最高點;印尼制造業PMI從7月的46.9上升至50.8,制造業結束了連續5個月萎縮并轉為擴張狀態;泰國制造業PMI從7月的45.9提高至49.7,是今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分析認為,東南亞國家此前為應對疫情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多項經濟指標開始回暖。中國經濟的快速恢復對地區多國經貿發展形成有力支撐。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今年前8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2.9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6%,中國與東盟繼續保持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的良好格局。此外,今年以來,東盟與亞太區域國家互施援手,相互提供物資援助,分享經驗和技術,推動共建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和貨物運輸“綠色通道”,維護本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取得顯著成效。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稱,當前東盟與中國及亞太其他經濟體之間深化經貿合作意義重大,它將有助于東盟地區經濟加速復蘇,也有利于整個亞太地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