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中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SMIC)披露,美國的限制措施可能打擊其業務,“基于部分自美國出口的設備、配件及原材料供貨期會延長或有不準確性,對于本公司未來的生產經營可能會產生重要不利影響”。這一表態證實了此前媒體報道的內容,即美國商務部要求美國企業在向中芯銷售產品之前,需要先申請出口許可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盡管乍看之下,美國方面針對中芯國際的關鍵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局限于高度特定的對象,但對中國打造一個可行的、自力更生的半導體產業的雄心來說,此舉可能是迄今最沉重的打擊。業內專家認為,這些制裁可能會阻斷中芯國際代工廠的擴張,并可能導致外國客戶將訂單轉給其競爭對手。行業研究公司TRENDFORCE表示,“與制裁福建晉華甚至華為造成的不利影響相比,制裁中芯的沖擊力將會大得多”。業內人士認為,總部位于美國的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包括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泛林集團(LAM RESEARCH)和科磊(KLA-TENCOR),將是受到影響的主要限制對象。荷蘭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阿斯麥(ASML)也將受到影響,因為其光刻機包含美國制造的組件。值得警惕的是,在不能從全球主流供應商獲得關鍵半導體設備的情況下,中芯國際開發先進工藝技術的持續努力將會遭遇重大障礙,這意味著美國的制裁將會對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產生全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