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直奉行減少政府對市場干預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美國,當前越來越多的論調開始支持由國家主導強化特定產業的“產業政策”。以往,產業政策指的主要是由國家通過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很多急于實現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都在積極推行這樣的政策。為了充分發揮市場競爭理論的功效,美國過去一向對政府干預市場態度謹慎,但是如今風向正在發生變化。日前就有多項主張利用補貼和稅收優惠振興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法案提交國會審議。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詹姆斯.路易斯認為,美國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產業政策而不是將其視作禁忌。另一方面,保守派的美國哈得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杜斯特伯格堅稱:“從歷史上看,所謂民主國家很少對特定產業提供援助,但將整個產業帶向了更好的方向。”他警告說,產業政策是無效率的。但在美國國會內部,半導體振興相關法案還是獲得了來自兩黨議員的支持。雖然還不清楚其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納入預算,但不僅是熱心于產業保護的民主黨議員,就是一向主張“小政府”、對政府干預市場持否定觀點的大量共和黨議員對其也持贊同態度。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下月舉行,特朗普和拜登都提出將幫助制造業企業回歸美國本土并提供稅收優惠的相關政策。尤其是在那些向拜登提供政策建議的人士當中,持美國政府應當通過加強產業政策提高競爭力等這類觀點的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