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9年我國醫療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8000億元,上市企業共有41家,主營業務收入合計890.8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21家。而從全球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美元,全球前十大醫療器械企業中有5家總部位于美國,2家總部位于德國,1家總部位于荷蘭,1家總部位于愛爾蘭,合計銷售收入的全球占比接近45%。數字對比之下,中國顯現了可觀的市場規模,但相關企業在全球的份量顯然無足輕重。相關數據還顯示,國際醫療設備市場的結構為高端產品占55%,低端產品占45%。而中國的生產機構中,中、低端產品比例占據了將近70%的比例,且競爭格局多而散。除在國內銷售外,還能大量出口醫用耗材、敷料及中低端醫療設備。而在高端市場,由于相關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不易研發制造,技術水平的限制和發達國家的資源壟斷等因素,僅占30%左右的生產比例,這也導致國內高端醫療設備市場主要由美國、英國、德國、荷蘭、瑞典、日本的少數大企業占領,特別是一些高端醫療設備幾乎全部由少數國際領先企業供應。今年年初疫情暴發下,國內相關醫療裝備資源極度短缺,如ECMO等高端醫療裝備,有創呼吸機等也供給不足,有的國內企業無法生產,有的能生產但性能有待提升,我國醫療設備行業發展存在的短板和弱項被明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