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印度尼西亞通過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將使得這個人口稠密但卻貧困的國家可以像許多東南亞鄰國一樣開放其勞動密集型產業。分析人士認為,這份“創造就業綜合法案”將為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提供工作機會,其中包括很難找到的正式工作。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導致當局在今年4月采取廣泛的抗疫限制措施,這給印尼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雅加達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機構經濟學部門負責人約瑟·里扎爾·達穆里(Yose Rizal Damuri)說:“這項新法律通過后,預計投資不僅將流向印尼經濟,而且還會流向有可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工作中將包括更多的優質工作,而不僅僅是非正式工作。”雅加達郵報報道,印尼議會已于10月5日提前通過了該法案。
經濟學家表示,在過去的十年中,由于印尼勞動法規非常嚴苛,外國服裝、鞋子和紡織品制造商往往都會選擇越南等其他低成本東南亞國家。外國投資最終都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如中國和越南所經歷的那樣。位于倫敦的分析公司IHS Markit高級區域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表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將是一項長期利益。”比斯瓦斯說:“這為外國跨國公司創造了更好的雇用環境,因為在外國跨國公司看來看,那里現行的勞動法規非常嚴格,”“由于裁員很困難,這些跨國公司也不能放心地去招募員工。”
然而,該項法律引發了強烈的反對。博爾蘇克的研究顯示,一些州長已要求維多多撤銷法律,還有人上街進行了三天的抗議活動,期間還發生了一些是暴力行為。印度尼西亞的建國大學(大雅加達地區)國際關系講師帕拉米塔·蘇帕米約托(Paramita Supamijoto)說:該法律有效地消除了工會的權力。總部位于美國的人權團體大赦國際(Amnesty International)在8月份發表的一份聲明說,10月份通過的法案將取消對公平工資、安全工作條件和過度加班等法律的支持。它稱該法案的準備過程“缺乏透明度”。達姆里說,下崗工人的遣散費也將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