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發(fā)表的《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預測,因新冠疫情的再次擴散,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同去年相比將呈現5.1%的負增長。進入下半年以來,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圍內再次擴散,美中矛盾加深,金融和實體經濟相脫離等成為主要的負面影響因素。以新冠疫情的擴散趨勢進入穩(wěn)定局面為前提,明年預計會比今年上升10.1個百分點,達到5%。
從各國來看,中國今年將增長2.2%,明年將增長8.4%。 研究院表示,中國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持續(xù)投入政策資金,投資和消費恢復到正常水平,并將恢復到長期增長的軌道上。明年是中國提出的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第一年,也是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開始的一年,反映了積極實行多種政策的特點。但是,美國大選后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基調變化、中國國內結構改革推遲導致的經濟矛盾深化等被認為是危險因素。
美國因新冠疫情擴散導致大量失業(yè)等,受這些因素影響今年的經濟增速預計為-5%,明年將增長2.8%。研究院解釋說,相比實體經濟的實質性增長,只是今年下降的增長率在明年將相對得到改善。研究院表示,從今年年末開始的疫情的第2次流行對實體經濟產生的影響將持續(xù)到明年初。
日本今年也因新冠疫情將呈現5.8%的負增長。明年則因消費恢復遲緩,經濟增速預計為2%。日本雖然通過支付災難支援金增加了可支配收入,但消費傾向卻大幅下降。研究院表示,雖然預計明年東京奧運會的舉辦將使經濟呈現恢復的基調,但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恢復到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水平要等到2022年以后。
受新冠疫情的沖擊,歐盟今年的經濟增速預計會驟減至-10%,被評為大蕭條以后最差水平。研究院預測,主要國家的政府負債雖然較高,但由于低利率基調,財政余力并不是不足,因此明年得益于財政支出增加和出口的恢復,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