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發往歐洲的海上集裝箱現貨(隨時簽約)運費暴漲,創下2009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據顯示,12月中旬上海發往歐洲的一個20英尺集裝箱運價為3124美元。1個月時間漲至原來約2倍,更是達到上年同期3.5倍的高價。歐洲新冠疫情反彈,還出現了封城的局面,但運輸需求并沒有下滑。原因是隨著人們居家減少外出,網購消費被期待出現擴大。一家大型集裝箱船公司的負責人表示“11月下旬以后,發往歐洲的集裝箱空間一下子緊張起來”。該負責人同時說,往年12月屬于年底運輸淡季,運費通常下跌,而“今年貨運量前所未有得大”。集裝箱緊缺也是一大原因。面向歐美的運輸需求猛增,而大量集裝箱滯留在收貨地,返回中國需要時間,無法消除緊缺感。很多看法認為,活躍的貨運今后仍會繼續,“運費可能會長期保持高位“(日本拓殖大學的松田琢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