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程院和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發布了《2020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中國制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9)》兩個報告。《發展指數報告》顯示,美國的制造強國發展指數依然高于各國,獨處第一陣列;德國、日本穩居第二陣列;中國處于第三陣列之首。《報告》指出,從2012-2019年各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變化情況來看,美國制造業霸主地位持續穩固,中國是整體提升最快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基礎研究投入占研發投入的比重高達15%-19%,而中國則徘徊在5%。《技術路線圖》則提出中國到2025年在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技術與裝備、家用電器五個方向步入世界領先行列;在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發電裝備、建材等方向步入世界先進行列。對于報告內容,安邦(ANBOUND)研究人員認為,從中國的制造業各項指數來看,中國在總體上仍未擺脫規模拉動的發展路徑,基礎研發投入亟待加強。此外,谷歌、亞馬遜、特斯拉和SpaceX等企業在航天設備、新能源汽車和制造業智能化等領域的實踐也已證明,發展制造業不僅需要國家和政府制定發展計劃,同時也需要改善營商環境,鼓勵民營資本進入來提高研發資本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