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面向市場創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務平臺喀斯瑪(CASMART)最新統計顯示,中國部分科研機構的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其進口品牌交易額累計占比達79%。生物試劑是科研的關鍵性基礎材料,中國加強科研用生物試劑國產化建設迫在眉睫。據中新社報道,喀斯瑪平臺2013年上線以來,共計2052家科研、教育及產業機構在該平臺交易,截至2020年底,累計交易額達78億元(人民幣,下同,15.78新元),在38%的生物試劑交易中,承擔重要課題項目的中科院院屬96家機構進口試劑交易額占比高達83%。此外,該平臺上醫藥類高校對進口試劑的依賴平均也在81%左右。科研用生物試劑也是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技術和物質儲備。喀斯瑪平臺2020年1月至10月核酸類相關試劑的交易數據分析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全球試劑緊缺的大背景下,中國仍有72%的交易依賴進口。該平臺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生物試劑中占比排名前五的國家為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和瑞士,分別占比62%、19%、6%、6%和3%,而且平臺生物試劑交易額TOP10品牌也均來自這五國。喀斯瑪平臺統計數據還顯示,若將生物試劑按照1000元以下、1000至10000元、10000元以上的價格梯度劃分,其交易額占比分別為3:6:1,中高端試劑是生物試劑交易的主要市場。從分布格局上看,中國目前進口試劑有81%分布在中高端市場、19%分布在低端市場,國產試劑僅53%分布在中高端市場,低端市場分布達47%,存在較大研發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