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下滑到近25年來的最低水平。但不要被這些數字所迷惑: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一如既往地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9月份美元在已公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下降到60.5%。由于美元過去一年的貶值,這一跌幅在名義上被放大。但即使考慮到這一點,主要央行的實際美元敞口可能也比看起來更高。而且,這一敞口可能已在第四季度再次上升。在對外匯市場變動進行調整后,高盛指出,第三季度美元持有量的增幅實際上高于歐元、日圓、人民幣或英鎊。日圓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為5.9%,與近幾十年相比算是很高。但這一增長實際上掩蓋了對美元的需求。許多日圓大戶正試圖通過貨幣互換獲得更多美元。這種流行的交易導致外國購買短期日本政府債券的數量激增。大多數央行都不會對其持有的證券進行深度細分,但異常透明的澳大利亞央行這么做了。截至6月,澳大利亞央行持有約68億美元的美元計價證券,如果將其衍生品敞口考慮在內,這一指標幾乎增加了兩倍。根據同樣的計算方法,該行約37億美元的日圓儲備則減少了一半。2020年第四季度,亞洲央行也在吸納外匯。中國和韓國的外匯儲備分別以七年和十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臺灣的11月外匯儲備增速創下歷史最快,12月又是如此。我們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多少是以美元計價的,但美元可能占據了不小的份額。外匯購買量的增加可能是為了抑制本幣的反彈,主要是對美元的反彈。Exante Data的研究顯示,在去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各國央行購買的美元已經多于其他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