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政府鼓勵外資在中國設置研究中心,但近年來外企在華研究中心的發展趨勢卻好像與之相反。1月24日多家媒體報道稱,作為IBM在全球的12大研究機構之一的IBM中國研究院已全面關閉。該院主要研究方向有系統和網絡、信息管理和協作、分布式計算和系統管理、下一代服務,有著包括人工智能程序“沃森”在內的多項知名科技成果。據知情人士透露,研究院關閉主要緣于集團業績問題。根據1月22日IBM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IBM在第四季度的總營收僅204億美元,同比下滑6%,明顯未達市場預期,凈利潤僅13億美元,同比下滑66%;全年營收總額736億美元,也有5%下滑。近年來,多家知名外企研發部門相繼退出中國。早在2016年,諾華公司就宣布解散中國生物藥研發團隊,此后禮來、GSK等著名藥企亦相繼調整了其在中國的研發團隊。2019年科技巨頭甲骨文與亞馬遜也相繼裁撤其在中國的研發團隊,其中亞馬遜更是直接退出中國市場。總體來看,外企將研發部門遷出中國主要有兩種原因:投入產出比失衡,以及在收縮大環境下的重新布局。之前跨國制藥企業退出的主要原因,就有分析稱是緣于投入高、產出慢、研發水平不夠;而之后科技公司遷出研發部門的理由,則多為部門重組。無論是哪種原因,都會對目前國內研發能力造成負面影響,也會使得中外的研發溝通進一步“脫鉤”,而伴隨著新冠疫情不確定性的持續,在2021年這種趨勢可能還會加劇,對中國帶來的影響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