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全球商品貿易額環比增長2.1%,使其高于2019年12月的水平。當月商品貿易額比一年前水平高出1.5%,為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增長。此外,11月全球工業產出環比增長1.1%,比2019年11月水平高出0.1%。全球商品貿易和工業產出在經歷由抗疫封鎖和限制措施導致的歷史性下降后,在2020年末首次恢復至疫情爆發前水平。全球工業產出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2020年11月中國工廠產出同比增長近7%。而美國工業產出仍比2019年同期水平低5.4%,歐元區則低1.6%。其中,推動貿易增長的主因是發達經濟體進口需求增長。11月美國商品進口環比增長3%,歐元區商品進口環比增長1.9%。中國是主要受益國,出口環比增長5.6%,但進口有所下降。根據IHS MARKIT對制造商的調查顯示,報告出口訂單改善的工廠在全球工廠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預計12月全球貿易將繼續增長。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ADAM SLATER預計2021年世界貿易額將增長9%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貿易和工業產出的好轉發生在幾個大型經濟體新冠病例再度激增之前。疫情復燃引發了新一輪封鎖和限制措施,可能對經濟復蘇構成阻力。此外,荷蘭國際集團的高級經濟學家JOANNA KONINGS也警告稱,集裝箱短缺和海運貿易成本上漲可能會制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