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提出的經濟目標之一是將制造業供應鏈轉移到美國,尤其是從中國轉移到美國。這也一直都是工業政策復興的倡導者們長期以來希望看到的。彭博分析稱,美國想要制造業回流和供應鏈轉移主要面臨三個問題。首先,中國在地理位置方面具有優勢。當一家公司在中國投資時,它們可以接近日韓和中國臺灣的專業零部件制造商,以及在東南亞的廉價組裝勞動力,而且它們也更接近所有這些終端市場。相比之下,美國在地理上是缺乏優勢的。第二,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但中國正在迎頭趕上,14億消費者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最后,供應鏈有其自己的邏輯。一旦一個地區的供應商和采購商網絡建立起來,要想把這個網絡的一部分移走就很難。目前中國供應基本面已經形成,且規模要大得多。對于許多公司來說,沒有其他地方能給廠商同樣的信心,讓他們相信他們需要的任何東西都能在附近生產出來。此外,中國也在努力改善跨國公司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綜上所述,美國想要把制造業供應鏈從中國轉回國內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