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誓就職后,華盛頓似乎決定對華執行更加慎重的政策。無論是提名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還是白宮發言人普薩基,都僅宣布,將與盟國進行細致磋商,對中國公司制定共同戰略。雷蒙多只是強調,不能允許通過薄弱的電信網絡威脅美國的安全,但還是沒能具體說明,華為和其它中國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的未來命運。在政治用語層面也出現了某些松動。不久前,拜登簽署命令,禁止將COVID-19稱為“中國病毒”。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指出:“新任拜登政府無疑是要對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做一個綜合性評估,尤其是在內政問題上。眾所周知,拜登上臺后第一天就簽署了十多個行政命令,要顛覆和推翻特朗普政府原來的一些錯誤做法。那么在處理外交關系上相對更為復雜,當前美國的重點是與盟友的合作,而對華政策由于涉及兩個大國的戰略性競爭利益,所以拜登政府并沒有很快采取行動。但是至少推遲禁令這樣一個新的做法確實顯示了拜登政府不會像特朗普政府那么瘋狂,在對華政策上也在仔細地重新評估美國利益和雙邊關系的未來走向。我個人認為這應該是拜登上臺后,中美關系有可能發生積極性變化的一個重要信號。實際上在經濟、高科技和商業市場上盲目排擠中國,是完全不符合美國利益的。而且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發動的對華貿易戰是造成了雙損的局面,中美利益都受到損失。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商界的反應,而是拜登政府本身比較溫和與專業。他也需要認真考慮在中美沖突不斷上升的背景下,美國利益的實際受損情況。因此我個人認為如果最近在華為問題上美國有新的放緩行動,應該說更多的還是基于美國的利益考慮,而不是由于美國某個商業團體的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