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該國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下跌4.1%,創30年來國內生產總值最大跌幅。數據表明,巴西經濟曾在2020年第3季度短暫顯露復蘇勢頭,環比增長7.7%,然而在接下來的第4季度增長步伐放緩,環比增長僅為3.2%。2020年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較去年同期下跌1.1%。2020年巴西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5172雷亞爾(約合39774人民幣),同比下降4.8%。此前,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在當地時間2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巴西工業產值下降4.5%,這是該國工業產值繼2019年下降1.1%之后,連續第二年出現萎縮。數據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巴西受調查的26個工業門類中有20個出現下降。其中,汽車制造業表現最差,跌幅達到34.6%。1970年代后,工業在整體經濟結構中的占比逐漸下降,特別是進入1980年代后,降幅更為明顯。到2019年,巴西工業在GDP中比重已經下降到17.9%。因為“去工業化”,導致巴西工業仍然集中在資源密集型領域,出口初級產品和中低端制成品,大量進口高技術制成品。要指出的是,“去工業化”使巴西在疫情之前已處于經濟增長和就業的下行周期。由于制造業薄弱,在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下,巴西經濟遭受了疫情沖擊和產業調整的雙重打擊,其遭遇不僅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道路的反例,也證明了制造業的重要性和“去工業化”的巨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