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高盛估計,中國家庭在疫情期間積累了約人民幣2萬億元(合3080億美元)的額外儲蓄。但由于目前形勢仍不樂觀,中國家庭不太可能在現在就“大肆揮霍”,這對中國不平衡的經濟復蘇是個壞消息。以Maggie Wei 為首的高盛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到2020年,中國消費者囤積的現金超過了新冠肺炎前的水平,估計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占家庭總消費的7%。然而,這些經濟學家表示,額外的儲蓄今年不太可能對消費產生強勁提振,因為家庭可能已經將現金投入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如共同基金和定期存款。他們還認為,城市消費者在儲蓄中所占的比例也更大,他們比農村消費者更不愿意增加支出。高盛估計,到2020年底,中國家庭儲蓄率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2019年的30%左右躍升至33.9%。把時間線拉長后,該報告顯示,由于中國的社會福利網絡仍在發展中,預防性儲蓄不斷增加,這一比例從2013年的不到29%緩慢上升。高盛預計,今明兩年中國家庭消費增長將低于沒有疫情的水平。但得益于較低的基數,今年消費的同比增長有望達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