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各機構把中國在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提高到了8%-9%左右。對于未來中國在后疫情時代的經濟政策選擇,瑞士信貸私人銀行亞太區副主席陶冬認為,中國經濟修復的關鍵點還在于中小企業和房地產行業。首先,針對中小企業的問題,陶冬指出,美國和中國在此次抗疫經濟政策上的重要差別,就是美國的抗疫政策最大的壓力承受點是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而中國這一次由于在財政政策上相對比較審慎,資產負債表的壓力主要放在了企業身上。對中國來說,這場疫情真正的承壓點和復蘇關鍵點是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國經濟什么時候能夠從疫情中間完全擺脫沖擊,取決于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怎么修復,這需要一點時間,更重要的是可能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有一些精準施策,這些盡管并不是中國經濟的全體,但對于經濟何時、怎樣的、妥善地擺脫危機狀態很重要。第二,針對政府在政策上對于房地產的調控問題,陶冬認為,三條紅線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能力,尤其是民營房地產商的再融資能力形成巨大的挑戰,需要處理一些風險因素,不能讓它轉變為系統性風險。而需求端只需要理順房貸的限制性條件,就可以有效防范風險。他認為,房地產市場不是中國經濟未來的一個主要支柱,但是房地產市場如果出現問題肯定會帶來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