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以新疆人權狀況為由禁止進口所有含有新疆棉的產品,由于承諾不使用新疆棉而令中國消費者大為惱火,H&M、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品牌都已被卷入此次風波之中。新疆棉占中國產出的80%以上,行業門戶網站shaxianbao.cn的資深業內人士吳法新表示,含新疆棉產品的出口前景并不樂觀,新疆棉消費量可能會下降多達20%。吳法新預計巴西和非洲的出口國家將從新增需求中受益。如果中美之間對于該問題的對峙持續下去,華泰期貨分析師徐亞光預計,目前唯一的選擇可能是增加棉花進口,因為如果某些紡織廠使用新疆棉,它們的出口訂單將受到打擊。同時他認為,隨著對高品質棉的需求增加,今年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將回到2019年80萬噸的水平。中國發改委2020年發放40萬噸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并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放2021年的配額。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吳艷接受央視采訪時稱,總部作出暫停認證這樣的一個決定,實際上會導致近50萬噸的新疆棉花無法進入國際棉紡織生產供應鏈。該協會的中國區項目團隊表示,從2012年開始對新疆項目點所執行的歷年第二方可信度審核和第三方驗證,從未發現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事件。此外,在一些全球品牌選擇不從新疆采購棉花和紗線后,該地區一些棉紗工廠因銷售狀況不佳而裁員。報導稱,有關新疆“強迫勞動”的不實指責,真正受害者是大量脆弱的棉花種植者和紡織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