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的分析數據顯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近2.8個標準差,在32種主要貨幣中被高估的程度最高。盡管人民幣近期也受到美元走強的影響,但其表現卻優于幾乎所有其他亞洲貨幣,這表明投資者將中國和美國視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雙引擎。美國經濟復蘇是通過美國國債收益率向全球傳導,而中國的復蘇則通過其電子、電器、服裝、醫療和化工產品等產品的出口傳導。由于中國的出口遍及各種商品,中國的強勁出口可能會轉化為全球范圍內更快的通脹,增加投資者對中國央行收緊政策的預期。已有跡象表明,中國的價格壓力正在積聚,上月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創下了2018年以來的最快增速。美國作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其生活成本也創下了近三年來的最大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