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始于2020年夏季美國居家消費旺盛的運輸需求推動,船舶運輸空間和空集裝箱持續供不應求,運費也居高不下。美國調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運輸量增至上年同月的2倍,達到1823737個(按20英尺集裝箱計算),超過單月創出最高的2020年10月(1791180個),連續8個月同比增長2位數以上,在往年呈現運輸量減少態勢的3月創出新高實屬罕見。按國家和地區來看,中國出發的集裝箱量為上年同月的3倍(1066298個)。越南出發的集裝箱比上年同月增長70%,泰國出發的增長64%。日本出發的在2月減少44%,在3月贈增長18%,全部1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發往美國的集裝箱量均實現增長。另一方面,發往歐洲的集裝箱運輸受蘇伊士運河船舶堵塞事故的余波影響,運費再次出現上漲。整體來看,世界海上物流混亂仍沒有緩解的跡象。一家大型船務公司的負責人表示,東南亞在3月出發的集裝箱運費也達到上年同期的約3倍水平,尤其是在越南和泰國,集裝箱短缺日益嚴重。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上海發往美國西海岸的價格截至4月上旬為每個40英尺集裝箱3931美元,增至上年同期的2.4倍。2020年秋季以后徘徊在4000美元附近,今后轉為下跌的可能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