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隨著中國監管機構將目標對準中國的大型科技巨頭,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將如何讓巨頭們分享關鍵數據。同時,這也是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面轉型規劃的一部分。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大型企業的運作方式與其美國臉書和Alphabet公司類似,都是利用用戶數據來完善不斷擴大的數字服務。由于更多的數據帶來了更好的產品,這些技術平臺往往成為天然壟斷者,這給了他們巨大的財富和權力,這也為濫用權力打開了大門。更多的美國立法者已經開始呼吁立法分拆美國公司,但到目前為止,這些努力還沒有獲得很大的支持。歐洲主要關注的是讓用戶對數據有更多的控制權,并對谷歌等公司征收高額的反壟斷罰金。相比之下,中國在控制其科技巨頭方面比任何其他國家都走得更遠。此前,中國的監管機構對阿里巴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處以182億元的罰款,并給其他幾家頂級互聯網公司一個月的時間來糾正其反競爭行為。雖然部分動機是政治性的,但一個可能更重要的方面是,中國試圖創建一個數據市場,釋放其價值并推動增長。政府正在投資數字基礎設施,起草關于數據使用的新法律,并在全國各地建設新的數據中心,目的是使中國在未來幾十年內成為改造世界經濟的領導者。咨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數字研究主管Kendra Schaefer指出,這不是一個短期舉措,它是國家對數據作為經濟驅動力的全面重新關注。未來有可能看到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企業更積極地適應中國的網絡控制,以獲得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