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氫能已被期待成為脫碳化時代的“理想燃料”,但要像石油產品一樣在全世界得到使用,構建供應鏈十分重要。供應鏈指的是大規模商品流通的過程,包括“制造”、“運輸和儲存”、“銷售”和“使用”4個階段。日經中文網刊文稱,目前以美國、歐洲、中國以及日本等4個地區為中心,擴大和加強氫能供應鏈的行動已經開始。“制造”領域的世界3強為美國空氣化工產品有限公司、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和德國林德公司,它們均為工業燃氣的大型企業,將氫能視為增長領域。中國企業緊隨其后,東華能源利用丙烷氣體制氫,美錦能源則為將煤炭加工為煤氣來制氫。“運輸和銷售”方面,日本的川崎重工業開發了從澳大利亞向日本運輸氫氣的全球第一艘液化氫運輸船,并力爭到2030年實現大型化和商用化;千代田化工建設開發的液化運輸技術則能使用現有的油罐和油輪運輸,安全性也很高。“銷售”方面,以加氫站數量為參考標準,排在世界前三的是日本、德國和美國,同時這些國家還在繼續加大力度建設相關基礎設施。“使用”方面,對象主要是燃料電池車,在美國,加州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份額約98%,在運營的氫燃料電池大巴42輛。2014~2016年,日本的豐田和本田等汽車品牌都推出了燃料電池車。